最近翻自己黑历史的时候看到了自己高中时写的作文,然后心血来潮翻了下小学初中时写的作文。

其实本来我是想起个《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标题,毕竟家里的一些弟弟妹妹正好就在这个年纪,我写的一些经验多多少少能起到点作用,但是感觉那样的标题实在有些不自量力。而且我很清楚的知道优秀作文和满分作文是没法草率的画等号的,我给出的技巧说不定在考官看来就是离经叛道,不仅没有提高分数,搞不好还会再催生几篇零分作文。所以就用个戏说来代替吧。我就那么一说,你就那么一听,图个乐子,笑笑就好。

言归正传,要想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作文,首先肯定要有阅读量。否则好的句子、成语、诗歌,啥都写不出来,那有啥技巧都是空中楼阁,全白搭。

那我为啥会觉得我初高中的作文现在读来就是黑历史呢?

在我当时的作文里,议论文要占大头,而要说到议论文,因为要确认一个论点,少不得就需要一堆的论据,那当时我的阅读量都从哪里来呢?课本里来。所以就出现了在我的作文本里,司马迁忍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宫刑,忍辱负重,在暗无天日的监牢里编写《史记》;陶渊明一天要下南山七八次,五斗米不要就不要了,但是饿极了还是没出息的恨不得拿菊花当饭吃;杜甫被流放来流放去,抢稻草没抢过小孩子,住在茅屋里还有心情写诗;苏东坡荔枝倒是吃到饱了,但是地理看来没学透,还是分不清赤壁和赤鼻矶;白居易在浔阳江头,听着琵琶小曲儿,除了喝酒就会哭;其他的诸如《出师表》里丞相时不时被拉出来表达一下忠君报国,《爱莲说》里周敦颐时不时被叫过来表达一下安贫乐道,醉翁亭里的六一居士再给拉过来表现一下与民同乐,醉情山水。

其实如果是从当时的阅历来看,能做到课文里的典故章节信手拈来,这样的作文算是不错了。但是问题出在哪里呢?我只是把这些历史名人的事迹罗列一下。凑个排比句。同学之间的阅历是类似的,所以交流的时候看不出有啥。但是阅卷者呢?一年又一年,翻来覆去就是这么几个名人故事,历史典故,会审美疲劳的不是吗?任凭哪个阅卷老师一天看上个几百遍庄生晓梦迷蝴蝶,武陵桃源一场空,都不会产生哲学意义上的思考,只会觉得现在的学生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招。

另外就是缺少真情实感了。这点其实挺可悲的,应试教育对孩子们的想象力的摧残太严重了,这种教育环境下很难指望能出现像李白那样的浪漫主义文人,如果单从想象力来说的话,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能对着一张图片编出200字的故事的我,都比初中时,800多字还在写小蝌蚪找妈妈那样重复套路的我强。

初中时写作文,翻来覆去,每段内容都是一个套路,小蝌蚪还是那么几个小蝌蚪,每段找个不一样的妈妈,最后结尾整个总结,完事。这样写不行啊,咱不能一直把自己当成小蝌蚪。咱得在每段找妈妈的时候,一点点变化,长出手,长出脚,等到了最后结尾的时候,褪掉尾巴变成小青蛙,这样找到青蛙妈妈就顺理成章了,没有突兀感。

讲个段子,我记得当时还是小学四年级,有一篇课文是老舍先生写的《母鸡》,课文内容我是不记得了,只知道当时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大意就是写一下自己身边的小动物。你猜我写了啥?我当时身边唯一算得上有灵性的动物就是隔壁大婆婆家的一条叫做小黑的狗狗,于是四年级的我大笔一挥,写了个《母狗》的标题。然后作文内容呢,讲的是我每天带着小黑出去遛狗。在小黑生小狗的时候,被村头的一条疯狗把它的一个娃娃叼走咬死了,一向温驯的它那天咬断了疯狗的尾巴。洋洋洒洒600字,母狗一词出现不下12次。估计老师读完脸都黑了。

倒不是说不能写黑狗,但是现在想来我起的标题是真的有指桑骂槐的嫌疑。能说这个故事差吗?先是平铺直叙日常遛狗的故事,表现出小黑天性温驯,然后写疯狗叼走小狗,小黑上去咬断疯狗尾巴,表现出为母则刚这句话对动物一样适用的立意。从故事深度上来说,作为小学生作文是过关的。

小学生的经历写记叙文其实是最好的,那个时候还有童真,真情实感这个写作最重要的条件可以由心而发。但是亏就亏在太实诚,看啥是啥。上面的故事,如果我不从人的视角来写,而是从狗狗的视角来写,在行文中多用拟人手法,甚至干脆隐去动物的身份,像写日记一样用第一人称想象自己就是那条狗(当然没有骂人的意思):

“我”每天陪着放学回来的小伙伴上山跑,结果沾了一身的苍耳,回来被奶奶一边骂,一边小心的摘沾在身上的苍耳,“我”开心的亲一下帮我摘苍耳的奶奶,惹得奶奶板着的脸刹那间融化,咯咯直笑。然后写村口的恶霸把自己的小宝宝抢走了,尖利的凶牙贯穿了孩子的咽喉,“我”怒不可遏的冲上去和他搏斗,这时候再通过结尾“我”咬断了村口恶霸的尾巴来告诉读者,哦,敢情“我”原来不是写的小孩子,而是标题说的《狗妈妈》啊

这样子写是不是就比全文张口闭口一个母狗来的好多了?

还有一点就是孩子的作文往往注重人在故事中的作用,而忽视了环境。也就是缺少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相信是个人都写过小时候发烧,妈妈抱着自己去医院,而那个去医院的夜晚多半也下着雨,城里长大的孩子可能还会出现叫不到车的情节。全然不顾在那样的故事走向里,故事里高烧不退的自己,可能已经在那时被自己给写死了。

抛开故事的合理性不谈,我们可以尝试从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里来强化一下这段内容:

“那时的我还很小,模模糊糊的记忆里,妈妈抱着正在发烧的我焦急的等在路边,奶奶想上来帮忙抱着我,但妈妈的手死死的攥着我的襁褓,不肯松手。奇怪,我本该不会知道的,但我仿佛就是看见了妈妈抱着我的手上,因为用力和紧张隆起的青筋,淡紫色的血管盘踞在妈妈苍白的手上,‘快来啊,救护车’,我仿佛又听到了那个雨夜里,在雷声中夹杂着的,妈妈那带点哭腔的祈祷声,闪电划过,本该刺眼的电光印在妈妈苍白的脸庞上,竟是那么的柔和。”

那么多阅读理解不能白做啊对不对,既然能从课文里解读出那么多稀奇古怪的烘托了……、衬托了……、表达了……、暗示了……,自己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照着这个思路来丰富自己的文章的嘛。

写作文别太实在,这时候该是看山念及水,看水不是山,心思正活泛的年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那是老头子才能有的心境。如果还是小学生,就要多利用自己还有童言无忌这条特权的优势,夸张手法,通感手法,甚至合理想象,能用的都可以用上去。小孩子就该多读读童话书,培养一下浪漫主义,长大了对世界的认知变成理性主导后就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体验了。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提高写作水准呢?我印象里老师教过我们怎么把作文写长,说白了就是扩句。这个其实咱们都干过,最类似的就是文言文翻译的时候,把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扩写成“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当然单纯这样写最多只能增加字数,没啥美感。所以我会比较推荐去学一下英文翻译,因为对一种与我们的母语语法不一样的语言进行翻译,会不自觉的引导我们进行意译,也就是不局限于内容,重点领会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比如我最近听的一首英文歌里,网易云的歌词翻译中把“faded”(有褪色,淡去的意思)翻译成“宛如将谢之花”,是不是一下子美感就上来了?中文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同时也有一个其他语言怎么翻译都难以表达其韵味的东西——诗歌。在诗歌里有个概念叫做意象,因为古人有寄情于物的习惯,连带着某个意象也就成为了这种情绪的代名词,看到梅花会想到凌霜傲骨,看到兰花会想到谦谦君子,看到竹子会想到虚怀如谷,看到菊花会想到悠然南山,看到荷花会想到出淤泥而不染(推荐收集一些常见花卉的花语,算是寄情于物的速成法)。多用意象来指代某种情感或者某种人,能够给文章增色。

依然是我亲身经历的小学作文的例子,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当时老师给的的作文题目是《我和红领巾的故事》,我局限于红领巾作为五星红旗一角的物品概念,写了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红领巾在胸前飘扬,提醒我要去给老奶奶让座,要去帮妈妈做家务,要去把丢在路边的垃圾扔进垃圾桶,很平淡,反映了小学生的朴素价值观,哈哈哈。而那时的这篇作文因为是县里的命题比赛,除了小学生组,还有教师组,我的老师也写了《我和红领巾的故事》,在她的笔下,红领巾不仅仅是红旗的一角,还是少先队员,还是她的学生,她和红领巾的故事,就是她执教多年与一届届学生的故事。这就是意象指代人的灵活运用。当写作的范围从单纯的物品扩大到人群时,故事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起来,可以从更广的角度入手,能有效解决下笔时感觉无物可写的窘境。最重要的是,让文章题目更加有深度。

最后,依然是这个《我与红领巾的故事》。就从我现在的阅历,总结一下上面的技巧,正好补齐上文漏掉的扩句技巧的具体例子。把“红领巾在我胸前飘扬”扩写,再掺和进上面说的意向指代,意译方法等,最后就捣鼓出这么一句——“革命先烈的意志将随着红旗一角的传承,在我左胸第三根肋骨左胸第三根肋骨下面是心脏,可以用这个说法来代替很多【在我心中】这样的表达哦之上,熊熊燃烧。

总的来说,写作的时候啊,千万千万不能被教条思想束缚住,平实的语言平铺直叙能写出好文章不假,但是那样需要丰富的阅历,等到年纪大了,阅历丰富了,生活本身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好书。小初高中正是草长莺飞,山花烂漫的好时节,就该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百舸争流的气势。